首页 > 走进北极


走进北极


北极2.jpg

北极通常是指北极圈以内的地区。

由浩瀚的冰封的北冰洋,众多的岛屿以及北美洲和亚欧大陆北部的沿海地区组成。

北冰洋的冬季从11月起直到次年4月,长达6个月;5-6月和9-10月分属春季和秋季;而夏季仅7、8两个月。

夏季,气温上升到冰点以上,积雪融化,表层土解冻,植物生长开花。太阳连续几个星期都挂在天空。

冬季,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下,大海完全封冻结冰。1月份的平均气温介于-20~-40℃。在北极点附近漂流站上测到的最低气温是-59℃。

北极地区最冷的地方并不在中央北冰洋,在西伯利亚曾记录到-70℃的最低温度,在阿拉斯加地区也曾记录到-63℃的气温。

北极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千百年以来,因纽特人(旧称爱斯基摩人)在这里世代繁衍。

后来在这里发现了石油,因而许多人从南部来到这里工作。

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面积218万平方千米,比西欧加上中欧的面积总和还要大一些,因此也有人称之为格陵兰次大陆。

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由于没有证据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大陆架延伸至北极,因此北极点及附近地区不属于任何国家,北冰洋被视为国际海域。

 

北极航线

由于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使西方人相信中国是一个黄金遍地、珠宝成山、美女如云的人间天堂。

于是,西方人开始寻找通向中国的最短航线——海上丝绸之路。

当时的欧洲人相信,只要从挪威海北上,然后向东或者向西沿着海岸一直航行,就一定能够到达东方的中国。

因此,中世纪的北极探险考察史是同北冰洋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的发现分不开的。

1878年,瑞典海军上尉路易斯·潘朗德尔率领一个由俄罗斯、丹麦和意大利海军人员组成的30人的探险队,乘维加号等4艘探险船首次打通了东北航线。

1905年,罗阿尔德·阿蒙森(后来征服南极点的挪威探险家)成功地打通了西北航线。他们的成功为寻找北极东方之路的努力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然而,这一持续了大约400年时间打通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的探险活动,以极其沉重的代价换来的成功,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多少喜悦。

因为穿越北冰洋的航行实在太艰难了,所以毫无商业价值可言。

ice.jpg

格陵兰岛

格陵兰岛(英语:Greenland;丹麦语:Gr?nland,格陵兰语:Kalaallit Nunaat)

世界最大岛屿,在北美洲东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

是丹麦王国的海外自治领土,曾是丹麦王国的海外属地与王国内的自治体。

格陵兰在2008年的公投后决定逐渐走向独立之途,并在2009年正式改制成为一个内政独立但外交、国防与财政相关事务仍由丹麦代管的过渡政体。

格陵兰全境大部分处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大部分面积(约83.7%)被冰雪覆盖的岛屿。

格陵兰岛的大陆冰川(或称冰盖)的面积达181.3万平方千米,其冰层平均厚度达到2300米,与南极大陆冰盖的平均厚度差不多。

格陵兰岛也是世界最大的食肉动物——北极熊的家园,野生动物还有麝牛、狼、北极狐、北极兔、驯鹿和旅鼠等。

在沿岸水域常见鲸和海豹,主要咸水鱼有鳕、鲑、比目鱼和大比目鱼,河流中则有鲑和鳟。

植被以苔原植物为主,包括苔草、羊胡子草和地衣。有限的无冰地区除了一些矮小的桦树、柳树和桤树丛勉强存活外,其他树木几乎不见生存。


伊卢利萨特峡湾,2004年被列为UNESCO世界遗产。

伊卢利萨特峡湾在东面的源头是雅各布港冰川,是北半球流量最大的冰川。冰川每天流动20至35公尺,每年二百亿吨冰山崩裂和排出峡湾。

这些冰山很多都很庞大(高达一公里),高得在峡湾搁浅,有时要等待多年才被峡湾上流的冰川和冰山的力量冲破。

破裂的冰山流出大海后,初时顺着海流往北,再转向南,流入大西洋。较大的冰山通常要到北纬40-45度才溶化(比英国更南,与纽约市同纬度)。

爱斯基摩村

古老的爱斯基摩人居住的村落位于最著名的伊卢利萨特冰峡湾的塞摩米特山谷里,2004年,被收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

这里历史文化悠久,丰富多彩的因纽特文化迄今为止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今天,您仍然可以看到古时文化遗址,让您更好的了解欧洲人踏上这片土地之前这里的历史和风俗。

您也可以在欣赏壮丽冰山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到千年古城的魅力与情怀。


斯瓦尔巴群岛

斯瓦尔巴群岛(又译斯瓦尔巴特)意为寒冷海岸。

是挪威的属地,位于北冰洋上,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之间。

由9个大岛组成︰斯匹茨卑尔根、东北地、埃奇岛、巴伦支岛、卡尔王子岛、克维特岛(即吉尔地)、卡尔王地(即威赫群岛)、熊岛和希望岛。

年平均气温最高7℃,最低-22℃;年均降水量约200毫米。当地为极地气候,气温为夏季的15℃,到冬季的-40℃。

首府朗伊尔城是世界最北的城市,拥有1200居民,城里有邮局、学校、银行、医院、报社、饭店、商场、博物馆等。它深藏在北极圈内,躲在北纬78°的地方。

群岛上植被主要是地衣和苔藓类,仅有的树木是小极地柳和矮桦木。

动物有各种鸥鸟、矶鷸、雪地颊白鸟、棉凫、松鸡、河湖中的红鲑鱼,还有北极熊、驯鹿、蓝或白色的北极狐。此外,1929年从格陵兰引进了麝香牛。

海豹、海象、鲸及陆上的猎兽受到法律保护。

bear1.jpg

《斯瓦尔巴条约》也叫做关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条约。

这是迄今为止在北极地区唯一的具有足够国际色彩的政府间条约,1925年时就有51个签约国家。

尽管签约国的数量与南极条约体系差不多,但是斯瓦尔巴条约涉及的土地范围却仅仅限于斯瓦尔巴群岛,是远不能与南极大陆及南极条约相比较的。

条约规定挪威对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连同熊岛等“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但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以及科学考察等活动。该条约于1925年8月14日生效,同年挪威把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与熊岛等岛屿合称斯瓦尔巴群岛。1925年7月1日中国参加了该条约,成为《斯瓦尔巴德条约》的协约国。

中国于2000—2002年前后多次派出科考团前往该岛,并于2004年正式在岛上建立了北极黄河科考站,该站位于北纬78.55度,东经11.56度,处于新奥尔松地区。

斯瓦尔巴群岛动植物种群过去比较丰富,地上行走的有北极熊、北极狐和驯鹿,海里游动的有格陵兰鲸鱼、海豹和各种鱼虾。

由于过度狩猎,斯瓦尔巴群岛上的动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有的濒于灭绝。

后来依据《斯瓦尔巴条约》,挪威采取和颁布了适当的措施以保护该地区和水域的动植物,群岛上的环境逐步得到了有效保护。

挪威政府在斯瓦尔巴群岛上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Svalbard International Seed Vault),号称“末日粮仓”,这项工程耗资300万美元。

“末日粮仓”建造在斯瓦尔巴群岛冻土地带的岩石山洞中。那里不易受外界气温变化影响,即使在断电状态下也能使种子处于低温环境中,适宜种子的储藏。

地窖建有1公尺厚的水泥壁,有2个气闸舱,以及安全性极高的防弹门,以保护种子银行。

“粮仓”高度是经过仔细推敲过后的“安全高度”,约海拔130公尺高,即使格陵兰冰原全部融化也不会危及种子库。

该工程于2007年3月开始建造,2008年2月26日正式竣工并举办启用典礼。

“末日粮仓”被用于储藏地球作物的450万种种子样本,以防环境变化或一旦发生毁灭性灾难导致这些作物物种灭绝,确保人类食物的来源和多样性。


北极光

极光,是出现于地球的高磁纬地区上空的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由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南北极都有极光现象。

极光是一种大自然天文奇观,它没有固定的型态、颜色也不尽相同,颜色以绿、白、黄、蓝居多,偶尔也会呈现艳丽的红紫色,曼妙多姿又神秘难测。

一般来说,极光的型态可分为弧状极光、带状极光、幕状极光、放射状极光等四种。

极光的发生只有在严寒的秋冬夜晚,高纬度的地区,才有机会目睹,最佳观赏北极光的时刻是11月至次年2月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有些时候可持续1小时左右。

Aurora.jpg

北欧挪威 芬兰 冰岛 格陵兰地区、俄罗斯北部、阿拉斯加、北加拿大、西伯利亚都能看到极光。

阿拉斯加的费尔班(Fairbanks)更赢得“北极光首都”的美称,一年中有超过200天的极光现象,人们去那里欣赏那壮观景象并目睹每晚都会出现的极光奇观。

另外中国最北的漠河,也可以观测到北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