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极科考站

目前在南极约有30个国家设立了约150座的科考站

设站的国家包括中国、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南韩、印度、巴基斯坦、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瑞典、挪威、芬兰、波兰、捷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乌克兰、南非、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厄瓜多尔等。

列举部分重要国家的科考站如下:

中国长城站 (Great Wall Station) 62°12'S / 58°57'W

1.jpg

位于乔治王岛南部,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考站,于1985年建立,占地面积2.52平方千米,平均海拔高度10米。该站自建站以来经过四次扩建,现有各种建筑25座,建筑面积总计约4200平方米。其中包括主体建筑7座 (办公栋、宿舍栋、医务文体栋、气象栋、通讯栋、科考栋) 以及其他一些若干科学用房和后勤用房。夏季可容纳60人,冬季可供20人左右越冬考察。

中国中山站(Zhongshan Station) 69°22'S / 76°22'E

6.jpg

著名的京剧脸谱油罐已经成为中山站的地标之一

1989年建立,中国第二个南极科考站。位在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该站目前各式建筑15座,建筑面积共约2700平方米,包括办公栋、科考栋、生活栋、文体栋、发电栋等,并设有 “孙中山先生纪念堂”。

中国昆仑站 (Kunlun Station) 80°25'S / 77°06'E

2.jpg

2009年建立,是中国设在南极的第一个内陆站与海拔最高的科考站,也是中国的第三个科考站。位于南极大陆内部冰穹A最高点西南方向约7.3公里处,海拔4087米,建筑面积为349平方米,是中国第一座、世界第六座南极内陆的科考站,也是人类在南极地区建立的海拔最高的科考站。

中国泰山站(Science Test Station)73°51'S / 76°58'E

3.jpg

泰山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距离中山站约520公里,海拔高度约2621米,是一座南极内陆考察的度夏站,年平均温度-36.6度,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总建筑面积1000㎡,使用寿命15年,配有固定翼飞机冰雪跑道。不仅将成为中国昆仑站科学考察的前沿支撑,还将成为南极格罗夫山考察的重要支撑平台,进一步拓展中国南极考察的领域和范围。

罗斯海新站

fd039245d688d43f879442bdad49c51b0ef41bd58d7e.jpg

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第3个常年考察站,新时代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常年考察站,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建筑面积达到5244平方米,主体设计为南十字星造型,设计理念源自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用来导航的南十字星。

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三大湾系之一的罗斯海区域沿岸,面向太平洋扇区,是南极地区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单元集中相互作用的区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建成后预计可容纳度夏队员80人,越冬队员30人,计划用于开展大气环境、海洋基础环境、生物生态等多圈层、多学科的观监测和科学研究工作。

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2023年12月16日,罗斯海新站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美国麦克默多站 (McMurdo Station) 77°50'S / 166°40'E

8.jpg

美国在南极最早设立的科考站,于1956年建立,也是南极最大科学研究中心,站内建筑200多栋,包括10几座三层高的建筑,可容纳约1,200人,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的南极计划部门运作,位于麦克默多湾罗斯岛南部,距离纽西兰南方约3,500千米。此处也是美国各研究站的后勤基地,所有前往和来自阿蒙森-史考特南极站的人员及货物均先经过麦克默多站。此站的通讯设施、医院、电话电报系统、俱乐部、电影院、商场一应俱全。此站还有私人工程公司,在研究站周围和较远处的各实验室里,每年冬季有近200名,夏季约2,000多名科学家在此从事各种考察的研究。麦克默多站的夏季,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就像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有 “南极第一城” 的称呼。

美国南极点阿蒙森 - 斯科特南极站 (Amundsen-Scott South Pole Station) 90°S / 0°E

阿蒙森.jpg

阿蒙森 - 斯科特站位于南极点海拔2,900米,1957年建立。此站是地球长期有人居住的最南处,为纪念在1911年第一个抵达南极点的罗尔德?阿蒙森,和在1912年抵达南极点的罗伯史考特。此站在1956年开始建设,并自此一直有人居住此地,目前此站所在处距离地理上的南极点约100公尺,并以约每年10公尺的速度向南极点漂移。虽然美国自1957年一直在南极点维持有基地,但中央建筑、厨房和通讯单元曾重建和迁移过数次。此站位于一望无际的南极大陆冰床上,建有四千多米长的飞机跑道和无线电通讯设备。这里的雪每年约以60–80毫米的速度累积。有记录的气温在摄氏零下13.6至零下82.8之间,年均气温氏为摄氏零下49度。

美国帕尔默站 (Palmer Station) 64°46'S / 64°03'W

此站位于南极安特卫普岛,1968年建立,主要进行对海洋生物研究的工作。站内设有网络监测地震,大气和紫外线辐射的设备。其他研究还包括物理海洋学及海洋地质学。

美国塞普尔站 (Siple Station) 75°55'S / 83°55'W

此站由史丹佛大学的 STAR 实验室在1973年建立,主要是利用甚低頻 (VLF, Very low frequency) 进行磁层探测活动。该站由两个110千瓦的发电机组提供电力。

美国南极西部冰架基地营 (WAIS Divide Camp) 79°28'S / 112°04'W

此站主要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南极所进行的 ‘深冰芯钻探计划’ 所在地,2005年建立,主要为搜集南极西部冰架的深冰芯,作为科学研究与分析。他们对一段580米长的冰核进行分析研究,此段冰核只是所采集到3465米长冰核的第一部分,此冰核记录地球过去10万年里温室气体的详细变化情况,以及过去以来的气候变化状况。

英国锡格兰尼岛站 (Signy Research Station) 60°43'S / 45°36'W

此站位于南奥克尼群岛,1947年建立。1963年在此设立生物实验室。最初为全年性开放,1995年后改为季节性 (夏季)。此站主要进行海洋和陆地生物研究,特别是对南大洋生态系统因气候变化的影响变化的评估。

英国哈雷站 (Halley Research Station) 75°35'S / 26°34'W

此站位于威德海的布伦特冰架,1956年兴建第1号观测站,之后于不同时期加建,至今共有6个观测站。此站耗资 2580万英镑兴建,为适应极端天候避免被积雪淹没,是由8个架高的包厢结构所连结,下方像伸缩腿的液压支架,可随积雪高低随时调整。此液压支架在停放时可以抬昇建筑物离地3英尺,甚至能装上巨型滑雪板,由拖拉机移动到其他地方安放。考察站中间红色箱体是作为社交与运动的空间,供人员交流放鬆之用;每个箱体之间都由一条距离不长且具弹性的通道相互连接。哈雷6号观测站入围了2013年全球建筑奖 (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 Awards 2013)。此地温度很少高于0°C。夏季常温为-10°C,冬季气温为-20℃至-55℃左右。

英国罗瑟拉站 (Rothera Research Station) 67°34'S / 68°08'W

此站位于阿德莱德岛的罗瑟拉点 (Rothera Point),1975年建立,设有生物实验室及研究中心,附近建有飞机场,是英国在南极科考站的运送补给中心。此地是英國的海外領土之一,为英属南极领地的首府。

日本昭和站 (Showa Station) 69°00'S / 39°34'E

此站是日本在南极最早设立的科考站,1957年建立,位于南极圈内的东钓钩岛,海拔高度为29.18米。

日本富士圆顶站 (Dome Fuji Station) 77°19'S / 39°42'E

冰穹F,又称 ‘富士圆顶’ 或 ‘富士冰穹’,位于南极的毛德皇后地东部,1995年建立。该地位在海拔3810公尺,是南极冰原上的第二高冰穹。

俄罗斯米尔尼站 (Mirny Station) 66°33'S / 93°00'E

米尔尼站又称 ‘和平站’,是苏联第一座南极洲科学考察站,位于澳洲南极洲领地戴维斯海旁,1956年建立。此站原是作为1400公里远的沃斯托克站的主基地,目前已被进度站所取代。夏季时,站内约有170人驻守,冬季约为60人。年均温约为摄氏零下11度;一年中超过200天的风速可达每秒15公尺。此站的研究主要著重于冰河学、地震学、气象学、海洋生物学、宇宙射线和极光观测。

俄罗斯沃斯托克站 (Vostok Station) 78°27'S / 106°50'E

此站于1957年建立,又称 ‘东方站’,位于澳洲东南极冰盖 (Antarctic Ice Sheet) 的中心,地磁南极的附近。此站由苏联第二南极考察队建于1957年,曾于1994年临时关闭。沃斯托克站位于海拔3,488米,地磁南极 (Geographic South Pole) 约1,000公里以外,是南极大陆现存最孤立的科考站。1983年7月2日,沃斯托克站测得摄氏零下89.2度的全球最低温度。1996年,来自沃斯托克站的俄、英科学家,在站底下发现了全世界最大的已知冰下湖泊 - 沃斯托克湖 (Lake Vostok),沃斯托克湖位于中南极冰盖 (Antarctic Ice Sheet) 表面约4,000米之下。由于邻近磁南极,沃斯托克站是观测地球磁球变化的最佳地点之一。其他研究包括航空气象学、光量测定、地球物理学、内科学、气候学等。此站现由俄、美、法三国科学家合作共同营运。

俄罗斯青年站 (Molodyozhnaya Station) 67°40'S / 45°50'E

此站为俄罗斯 (前苏联) 设立的南极科学考察站,有时作为俄罗斯在南极的首府,1962年建立,后来关闭,2007、2008年间重新开放。主要为南极南太平洋地区从事研究工作。

俄罗斯别林斯高晋站 (Bellingshausen Station) 62°11'S / 58°57'W

此站位于乔治王岛,1968年建立。别林斯高晋站温度是南极洲及其附近岛屿中最高的。

俄罗斯列宁格勒站 (Leningradskaya Station) 69°30'S / 159°23'E

此站位于东南极维多利亚地的北海岸,1971年建立,1991年关闭,在2007、2008年间又重新开放。此站现作为研究气象,地磁,海洋及冰川之用。

俄罗斯站 (Russkaya Station) 74°46'S / 136°52'W

此站位于玛丽伯德地,1980年建立。 俄罗斯站附近终年强风,每年风速达15米/秒。最冷的七、八月平均气温是摄氏零下20度,最热的十二月和一月温度为摄氏零下2度。1985年测得最低气温为摄氏零下46.4度,1983年测得最高温度是摄氏7.4度。

俄罗斯进度站 (Progress Station) 69°22'S / 76°23'E

此站位于普里兹湾。1988年建立,附近建有飞机场,为沃斯托克站主要支援基地。

阿根廷奥尔卡达斯站 (Orcadas Base) 60°44'S / 44°44'W

阿根廷自1904年以来就拥有永久性南极科考站的国家,目前在南极建有6个永久性的科考站和1个临时科考站,还有避难所、船只、飞机以及营地建设能力用于支持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活动。奥尔卡达斯站是阿根廷最早设立的南极科学考察站,1904年建立,位于南奥克尼群岛。该基地有11栋建筑物和4个主要研究项目:大陆冰川学,地震学,海洋冰川学和气象观测。

阿根廷布朗海军上将站 (Almirante Brown Antarctic Base) 64°53'S / 62°52'W

布朗海军上将站位于天堂湾,1950年建立。当登上岸时,会看见大大的 “BROWN” 字母竖立在港湾边,这里曾经是阿根廷重要的科考站,于1951建立,现已被废弃多年,只有紧急情况时才启用。

智利奥希金斯站 (Bernardo O'Higgins Station) 63°19'S / 57°53'W

此站是智利设立在南极半岛最北处的一座科考站,目前由智利海军负责全站的日常运营及维护,1948年建立,德国与智利合作的南极卫星接收站设于此处。

智利爱德华多?弗雷?蒙塔尔瓦总统基地 (Base Presidente Eduardo Frei Montalva) 62°11.7'S / 58°58.7'W

此站是,位于乔治王岛,1969年建立。建有飞机场,还有医院,学校,银行,小超市等。此基地建于南极洲北部,接近海平面。